未来五年相关领域酝酿重大技术突破
未来五年相关领域酝酿重大技术突破
记者近日采访的数十位科技界和产业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,未来五年恰逢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关键期,全球很可能将出现新一轮技术革命。这意味着我国科技发展面临“窗口期”,如能抢搭这趟“快车”,将极大提高我国科技和经济的综合竞争力;而一旦错失机遇,就可能在新一轮变革中落后,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。
受访专家普遍表示,未来五年,创新驱动的机遇与挑战并存,要抓紧对“如何抢搭全球技术革命快车”进行前瞻性预判和部署,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可能发生的方向和重点,特别是在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技术、智能制造技术等关键领域,及早出台技术和产业规划路线图,制定各阶段的落实目标。一些受访的科学家和企业家预测,未来五年,生态环境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海洋开发、信息技术等领域,将在国际范围内酝酿重大创新突破。但我国在这些领域布局薄弱,一些重大科技问题亟待加强布局。
强化信息技术创新力建设
当前,信息技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,既引发了信息产业自身的爆炸性增长,也促使其他产业产生革命性变革。
专家认为,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定位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基础研究,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建设。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认为,国家应推动产生若干国际知名的重点实验室,建立一批在研究机构、高校和企业中工作的创新团队,助推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,并明显提升信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主装备能力。
同时,合理选择技术重点。在信息技术、自动控制技术方面,要多听取企业意见,了解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实现的需求,以此为参考确定科研项目选题,在体现国际未来趋势的领域,应当重点发展,迎头赶上。
胡启恒说:“下一代互联网是国际研究热门,我国也要积极组织力量研究。3D打印技术、无人系统、基因测序、生物信息检测、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等也应重点发展。”
经济学家樊纲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、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等学者担忧,未来一段时间,人工智能、数字制造、工业机器人等基础制造技术,以及可重构制造、3D打印等新兴生产系统的技术,可能取得突破并广泛应用,这将为发达工业国家重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优势提供机遇,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将受到严峻挑战。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雷家骕认为,发达国家可能会在未来10年内完成新产业革命,因此,我国要将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作为重要任务。
还有一些受访专家建议,未来几年,我国应加快以“泛在信息技术”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技术研发。“泛在信息技术”融合了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,顺应了未来制造业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,是下一代智能制造的核心和基础。国家应设立重大专项,由科研机构与典型行业、企业联合,带动我国制造技术进步。
123下一页>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68亿分手费苹果将彻底拥抱miniled会引领未来吗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北京震环单机自动化机床sa28s加工中心y轴钣金护板工期短发货快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电气设备行业6月风电装机同比增长55全球锂电巨头加速国内布局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德阳hzs90混凝土拌和站经销商贝特工程机械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格力电器上海电气暗战不断海立股份控股权归属仍是悬念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LED灯饰行业如何维护知识产权美时艾菲特经验可鉴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冰上的切尔诺贝利俄即将投入使用漂浮核电站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安全智能数字鹰ak系列植保无人机省钱更省心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passuraerospace宣布推出无人机流量管理集成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