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塑料加工业大而不强该如何破局【资讯】
中国塑料加工业大而不强,该如何破局?
据人民消息,近年来中国塑料制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约为20%。2017年中国塑料制品制造市场营收规模达到2.44万亿元,比当年深圳市的GDP的体量还大。预计2023年将过超3万亿元。
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教授高福荣认为,现在中国的塑料加工行业发展比较快,其中两个主要的基地在华南和华东。整体的产量很大,但没有对应的产值,大而不强。因为中国的装备性能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。
注塑机是高分子加工的重要工具。智研咨询的相关报告显示,2016年中国注塑机的出口金额为10亿美元,进口金额仅为5.33亿美元,约为出口金额的一半。但2016年注塑机进口平均单价达到了10.39万美元/台,同期注塑机出口平均单价仅为3.97万美元/台,进口设备以设备为主。
高福荣认为,想要改变塑料行业大而不强的局面,就必须要给注塑机换大脑 ,让大脑跟机器配合得更密切,提高机器的精度性,简言之就是用信息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的手段提高注塑机本身的性能,也就是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,帮助注塑机行业提高产能
塑料产品的生产需要依赖若干个设备联合起来的产线。注塑机、模具、机械手可能都是不同的厂家生产的,如果信息不能做到真正的互联互通,就会对产线上装备的配合产生影响,降低生产效率。
一般塑料加工企业有若干个产线,有的产线运行得很好,有的运行得不好,所以高福荣团队就设计了一套系统,将每一个产线的数据串联起来,形成一个大数据的平台,这样就可以评估每一台产线的运行效率,形成相互竞争,相互学习的机制。
高福荣坦言,要实现智能化工厂步就是换大脑,可能是在新机器上安装,也可能是把原有的控制系统换掉,两者都有一定的挑战。
目前有一些企业正在试用高福荣团队的产品。一家福建的企业把现有的能改的塑料机械全加装了他们的系统。还有东莞一家企业,专门给德国某豪车厂家做工业开关,每一个产品都要质检,用原来的机器会有2%至3%的废品率,而采用了高福荣团队的技术之后,废品率降到了百分之零点几。
高福荣认为,要真正做一个智能化工厂,一个人的能力、精力、资源都是很有限的。他提出建立科大CPPS注塑智能开发和应用开放平台,并借鉴苹果的创新模式,呼吁共同协作,每一个人在这上面可以做自己专注的工作,完善平台生态,共同来做高分子加工的智能化工厂。
- 上一篇:橡皮布的未来发展
- 下一篇: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提升价值【资讯】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68亿分手费苹果将彻底拥抱miniled会引领未来吗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北京震环单机自动化机床sa28s加工中心y轴钣金护板工期短发货快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电气设备行业6月风电装机同比增长55全球锂电巨头加速国内布局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德阳hzs90混凝土拌和站经销商贝特工程机械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格力电器上海电气暗战不断海立股份控股权归属仍是悬念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LED灯饰行业如何维护知识产权美时艾菲特经验可鉴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冰上的切尔诺贝利俄即将投入使用漂浮核电站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安全智能数字鹰ak系列植保无人机省钱更省心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passuraerospace宣布推出无人机流量管理集成服务